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人找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中国历史上的狂欢节你知道吗?

    qianshan     2019-03-03 08:44:25     浏览:2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qianshan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狂欢节创造了两个王朝


    “上巳”,即农历三月第一个“巳”日。自三国曹魏以来,定为三月初三日。上巳节,这个节日对今天的我们相对陌生,但却曾是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,也是中国人真正的情人节。为什么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呢?

    我国不少传统节日起源于季节农事。早在上古时期,农历二月,农民开始野外劳作,所以许多风俗仪式于二月至三月初举行,尤其在万物萌生的三月,“是月也,生气方盛,阳气发泄,生者毕出,萌者尽达”。正因如此,先民选定三月巳日作为生命之神的复活节。生命之神往往等于大地之神与婚姻之神,故为迎接生命之神,先民展开社神祭祀、男女求子等活动。

    这两个传说一定是由来已久,才被太史公作为信史记入实录。然而,严谨的汉代经师是有一番自己解释的。他们认为,姜嫄和简狄履行的是一种求子仪式。他们说法尽管抹去了神话色彩,然而却刻意掩饰了群婚风俗。如果我们穿越到当时目睹这一场景,一定会目瞪口呆——在春社和上巳的时节,帝喾部落和联姻的其他部落,在祭祀神祗后,然后洗浴身体、狂欢野合,整一部海天盛筵。

    《诗经》中的狂欢节

    “尸”的本义是“陈列,象卧之形”,“尸女”就是让女巫躺着,摆成神灵(尸)的样子。这是为了干啥?郭沫若指出:“当即通淫”。无怪孔子对此表示摇头,“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”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祭拜祖神,学而不厌的夫子何尝不愿意?这具“女尸”小姐虽然也算祭祀,其实和苍老师也没本质区别。这不,郑国那对和其他观众不就现学现做了?

    而在世界范围内,这种风俗却到近代都依然存在。恩格斯提到,19世纪的美洲、非洲、澳大利亚、印度都有一些民族,在固定的节日聚集在一起狂欢。当然,狂欢只是上巳的其中一面,最接近的完整的上巳的应该还是复活节。复活节在春分后第一个周日,主旨是为纪念耶稣复活,习俗有泼水、驱疫、吃鸡蛋、画彩蛋等等,这和上巳节是多么相似!

    狂欢后的上巳余韵

    东汉人张衡是著名的天文学家,也是一位优秀的辞赋家。在他的《南都赋》就提到:“暮春之禊,元巳之辰,方轨齐轸,祓于阳濒。朱帷连网,曜野映云。男女姣服,骆驿缤纷。致饰程蛊,偠绍便娟。微眺流睇,蛾眉连卷。”

    祓禊是个很有特色的风俗,简狄洗浴也可能就与此相关。《风俗通》说:“禊,洁也,故于水上盥洁之也。”祓禊是以香草涂身、洗涤身体、驱除邪气的仪式,也是辞旧迎新的节奏,孔子弟子曾皙就非常向往“暮春之月,浴乎沂,风乎舞雩”。两汉甚至成为国家大典,《西京杂记》:“三月上巳,张乐于流水。”两汉皇室祓禊分别在灞水和洛水进行。但到晋代,祓禊被简化为洗手脚了。

    遗憾的是,魏晋以后,上巳的风俗仍然在遗失,或者干脆被并入其他节日。杜工部《丽人行》说:“三月三日天气清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”唐代上巳节尚还有踏青习俗,算还有点情人节影子。然而统治阶级觉得扫墓后寻欢作乐天理难容,于是到宋代,上巳和花朝、寒食等节统统被清明收编。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彻底走到了尽头。如今汉服活动提倡恢复上巳,不过只是魏晋的上巳罢了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